千年文化,遇水而灵,在水城泰州寻找尘世的小幸福

时间:2025-01-01 08:39:41

它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

它自古便被人们誉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郑板桥、梅兰芳等诸多文学巨斗、国粹翘楚都从这座小城中走出,千古留名。

它是一座温柔到让人陶醉的水城。

凤城河穿城而过,整座城市绿树如荫,亭台楼榭矗立,弯弯绕绕间透露着独属于江南的温婉诗意。

它也是一座美味到让人瘦不了的小城。

与世界美食之都扬州一脉同源的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

“皮薄如纸,汤足如泉,形如玉菊,不益不破”的蟹黄汤包,令人垂涎欲滴。

这就是泰州,一座安逸到让时光都不忍走太快的小城。

水城泰州,古称海陵,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也是苏中门户,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泰州无山,四围皆水,水,铸就了泰州的特色和灵魂。

泰州,一个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南唐时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 ,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来泰州的理由会有很多,复古的早茶,各种名人故居,园林林立。

凤城河风景区是泰州市区最出名的景点,景区位于海陵区南山寺路,包括了望海楼、桃园景区、梅兰芳公园、 泰州老街等在内的30多个景点,汇集了 泰州 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

临水而兴,遇水而灵的泰州,宛若风姿绰影的妙龄女子,纵横网络的水系成就泰州千姿千色的水上景观。

江南水乡的韵味,在水城泰州摇曳生花,独具风情。

望海楼,景区内的核心景观,始建于宋,盛世重建,更领江淮雄风,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称其为“江淮第一楼”。

加之景区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

望海楼隔河为桃园,取孔尚任寄寓泰州陈庵创作《桃花扇》之景,与泰州梅园戏剧、柳园评话相联,三园一线,为“戏曲文化三家村”,徜徉其中,若行走于中国戏曲文化之长廊。

泰州老街,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绵延600米,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这就是 “ 泰州老街”。

老街拐弯处是街心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

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擦广场边流过。

溪中矗立一台水轮车足有三层楼高,飞奔的急流冲击着轮车的水斗,水车转动时水斗将溪水扬到高空,如下雾一般,顷刻间烟雨濛濛,煞是有趣,呈现出水城风光。

稻河古街区,原因是两个字:“新”和“老”。

“新”是因为在2016江苏十大新景区评选中,泰州稻河古街区位列第四。

“老”是因为,稻河古街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涵西和五巷分居东西,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

稻河曾经依附旧城,管控北关,盐粮转运,舟楫相连,街河并行,桨声桥影,布局形态独特,街巷肌理鲜见,俗谓“进了五条巷,如吃迷魂汤”。

有创办于清宣统元年的五巷小学;

有从汉唐经两宋直至明清前后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古水井群

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泰州市东郊。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风貌多样、姿色各异,从草原到森林、从田野到河湖;

从遮天蔽日到一望无际、从碧叶荷花到芦苇荡漾,各色绝美自然风光,各种飞禽走兽,齐聚于此;

原始秘境在这里得以窥见,人造景致在这里相得益彰,好一首自然和人文相互呼应的协奏曲。

湿地风貌显著,景色优美,环境优良。

温热适宜、水丰草茂的环境,也为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90多种野生动物开辟出属于自然生灵的生活乐园。

在泰州的一天可以这样度过:早上和好友一起坐在茶馆,喝一杯香醇的清茶,享受各式早点美味;

下午漫步生活气息浓郁的古镇老街,在阳光斑驳中悠然闲逛,邂逅岁月变迁下遗留的古声古色;

晚上坐进一艘古舫,顺着夜色邂逅一抹望海楼的阑珊温柔,耳畔隐约萦绕着戏曲的婉转悠扬,惬意至极…

你想要的安逸,在这里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