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峰村属于井陉微水镇,紧临307国道和石太铁路,是井陉县第三大村落,村民自古好武,现在还有一支武术队,全县闻名。村内有高标准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这在所在的村落中并不多见。村中岳、宋两姓为大姓氏,于是村中自古就有岳家街和宋家街。
岩峰村最大特点是村内古树众多,300—500年的古槐最多,古皂角树有一棵,1000年以上的国槐有一棵,其中这棵千年古槐高度为井陉之最,腰围5米2,树高20米,至今生长旺盛。
我见到的第一棵古槐,位于岳家祠室附近

岳家宗祠

岳氏族谱石碑

碑文写明:这碑是始祖岳秉信的四子“四老”传下来的,碑字由十七世祖主岳席权参考岳广瑞留选“四老”家谱进行整理而成的。


村内的古皂角树

一棵古树墩

岳家宗祠南边的古槐,这是我见到的第二棵古槐。

岩峰村的碧霞元君庙
根据庙前碑文记载,碧霞元君庙始建于明,最近一次重修是2017年。庙内的钟楼内好像还有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碑。


碧霞元君庙前,就是井陉最高的古槐,有1000多年的树龄。

古槐东侧是“过街楼”

一个石狮子,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估计很有年头了,狮子头部已经开裂。村民为石狮穿上了红衣。

我见到的第三棵古槐。

这里应该有口古井,现已荒废

又一个石狮子

我见到的第四棵古槐。

这棵古槐在一户人家前,所以这家的门楣好写着“兴家古槐”。家、因槐而兴;槐、因家而盛。

关帝庙,建于乾隆二十年,现仅存一个石香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信官刘洪玲因抗敌如愿,敬石宝炉感润泽之恩。)

石宝炉,右上面写着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吉日,正中大写“宝炉”,左侧为“信官刘洪玲”

我见到的第五棵古槐,500年树龄

古槐也守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门上还有文革时间的对联“斗我字不怕疼,亮思想???”


我见到的第六棵古槐,300年树龄





这个门的样式挺特殊,像是教堂的样式

岩峰戏台

最后说一下“岩峰包子馆”,门店就在307国道边,这的包子挺特别,有牛肉和猪肉两种,属于灌汤包 ,一口下去汤汁满口,与其它灌汤包不同,它是死面包子。一笼12个,15元/笼。这店最出名的还是它的招牌菜“八宝酱牛肉”,入选了石家庄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