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地处五岭山脉南麓,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是广府民系重要发源地,古称韶州。明清之际,当地设立水路三个税关,俗称韶关 , 韶关因而得名。
韶关,是十三万年前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丹霞世界遗产地、禅宗文化的祖庭,这里钟灵毓秀,古韵流长。
韶关有三江六岸,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舜帝南巡曾经过此地登韶石山而奏韶乐,动听的乐曲使周围的山石也为之动容。
历史上的韶州被誉为“岭南名郡”,两汉之后,无论是西晋的永嘉之乱,还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北宋的靖康之乱,都有大批北方汉族南迁,其中不乏有移居岭南之地的。
而韶关,则成为了他们南下的中转站,也成为了北方来客们定居岭南的第一站。
被唐玄宗盛赞为“风度无二”的名相张九龄,就是随曾祖父“任韶州别驾”而迁居曲江(今韶关)的“新韶关人”。
还有以陈朝重臣侯安都、宋代名臣余靖、明代抗倭名将陈磷为杰出代表的大批历史名人,真可谓人杰地灵。

韶关独占岭南的奇山胜景,鬼斧神工的地貌。
始兴红沙漠
在雨水的冲刷下,这片20平方公里的红土地如连绵山脉,沟壑满布,充满了沧桑感。
阳光助攻,便有夺目的色彩发出。行走于此,感觉自己身在新疆的戈壁,荒无人烟,只有天、红土地和自己。

丹霞山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丹霞山就像飞到大地上的彩云,色彩浓烈的红岩,群峰竞秀的山形,展现出得天独厚的山色风光。
丹霞山景色秀美,山间高峡幽谷,有古木葱郁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满江风物,竹树婆娑,皆一脉柔情。

遇上云海日出,色泽灿若明霞。遇上烟雨迷离,就是水墨渲染的国画。

乳源广东大峡谷
广东大峡谷的夏天得天独厚,比外界低8-10度,适合避暑,大峡谷看似惊险,但是旅游开发已经多年,绕山而行都有石阶拾步而上,方便游客游览。

新丰云髻山
作为广东省唯一秋天有满山红叶的山,云髻山就是个网红般的存在。漫山遍野的三角枫,染红了云髻山。

始兴公路
始兴是“中国最美小城”,这里有着“广东的九寨沟——深渡水”。前往深渡水的自驾路线,也是广东省最美的自驾线路之一。


南华禅寺
南宗祖庭,这是供奉六祖慧能真身的禅寺。六祖慧能在这写下千古绝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古木苍郁。只要你虔诚拜谒,佛祖自会保佑你全家安康。据说,南华禅寺是广东最为灵验的寺庙,虔心跪拜,佛自显灵。

梅关古道
古香古色,极富古韵的梅关古道。
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香盈雪径。脚踏千年前铺就的鹅卵石,梅香扑鼻、暗香涌动。

南雄珠玑古巷
珠玑巷依傍于梅岭以南,地处南北要冲,近年来,不少珠玑巷后裔返乡寻根问祖,把珠玑古巷视为自己“七百年前的桑梓”。

百年老街
百年东街位于韶关市浈江区东堤路一带,曾是华南历史上最繁荣的商贸街之一。
清末民国时期,是无数南来北往的走卒商贩进出 广东 时的商贸、休憩集散地,是粤湘赣三省交界最繁华商贸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老板街”。

韶关美食
韶关作为中原人向岭南迁移的中转站,这里的美食文化也集百家之长,又自成一体,形成了很多既有当地特色,又融入了客家菜、广府菜、中原各大菜系特色的美味佳肴。
大塘扣肉
曲江大塘镇扣肉出名已久。肉中夹之香芋,肉香和芋香浑为一体,入口绵软,甜香适中,肥而不腻,食肆众多。

酸笋焖鸭
酸笋焖鸭,广东韶关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是用新鲜鸭肉拌着酸笋、辣椒,先炒至金黄,再焖至烂熟,酸笋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都完全渗入到鸭肉里面去了,端上来的时候只闻得一阵香辣的味道,尝起来更是滋味无穷

爆炒坑螺
山坑螺呈圆锥形,如小手指大小,每年秋天是吃山坑螺的最佳时节。
韶关地区爆炒山坑螺的方法很精细,先将螺放入清水浸净后再放入冷鸡汤中浸泡喂养,以增加其鲜甜。爆炒时要配齐青椒、紫须、姜、葱等佐料,炒好以后的山坑螺香鲜无比。

油罩糍
这是韶关一种特色小吃,因为制作中用到特殊的工具油罩,因此得名。
正宗的油罩糍用料简单,只用到米浆和葱花煎制而成。
现在人们丰富了它的食材,在其中添加一些萝卜丝,番薯丝或者芹菜粒。
煎好的油罩糍非常的香,在远处就能明显地闻到,外面焦脆,里面松软香甜,非常有特色有滋味。

去韶关吧。
去这里体验一下丹霞地貌的秀美,禅宗文化的智慧,或是在名都珠玑古巷驻足缅怀故人,这座城市一定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