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这个城市,你也许没去过,但你一定背过关于它的诗。
因为这里是一座被众多文人墨客喜爱的赋有韵味的城市,有山、有水、有美食、有故事。
山河江湖之间流淌的诗词歌赋和走出的文人,曾如浩天繁星般照亮中国文化史的半壁江山;
白居易写“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李白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陶渊明的“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还有苏轼的《石钟山记》,都和这里有关。
这里,就是九江。

九江 ,简称“浔”,地处江西省的北部,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有着“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长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在这里与鄱阳湖相汇,江西省的母亲河赣江也从这里进入长江。
“坐拥千峰,江怀九派”,北濒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东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南倚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大江大湖名山齐聚一地,山水之中,整个城市就如同一幅画卷。
俗话说眉目传情,因为尽得天下秀美,九江也被称为“天下眉目之地”,自古就享有“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之赞誉。

在千年前,这里就是网红胜地。
一波波的文人墨客来到此处打卡,并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句。
东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掉彭泽县令的官,乘一叶扁舟从鄱阳湖回到庐山脚下的故乡,开创了田园诗派;
南北朝时,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鄱阳湖上写下其代表作,九江成为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唐代时,诗仙李白为庐山上的瀑布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绝句,而“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白居易,则留下了传世长诗《琵琶行》……
在九江的这些年,白居易也经常到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上荡舟游湖,甘棠湖有一烟水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
白居易也在湖上修了一个亭子,后人取《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意,为亭子取名“浸月亭”,后两亭皆毁,明末时,在浸月亭遗址上重建烟水亭。

宋代时,九江文化气息更浓,苏轼也来到了九江,在游览了庐山西林寺后,他写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极富哲理的千古名句。
培育出与“千古第一文人”苏轼并称“苏黄”的黄庭坚。
濂溪书院、白鹿洞书院、东佳书院等一座座书院,也在九江的山河间拔地而起。

大江大湖蒸腾着大量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雾涌向庐山,高山云雾自然出好茶,庐山所产的云雾茶香凛持久、醇厚味甘,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就被列为“贡茶”。
据说唐代的“茶圣”陆羽在遍尝天下清泉后,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
他认定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惠山泉因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而声名远扬,而谷帘泉如今却鲜有人知。

如果去九江,你应该去…
庐山
很多人对于庐山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湍急的涧水从断崖处飞泻而出,落到第一级盘石,溅起来的水花马上又向第二级盘石奔涌而去,到达后又下泄到最底层的盘石中。

含鄱口,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 鄱阳 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如琴湖位于庐山牯岭镇附近,是一个建于1961年的高山人工湖泊。
虽说是人工湖,但其环境十分优美,是庐山旅行的必打卡点之一。


芦林湖,300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
当时的芦林湖就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后来人工建造了芦林桥,桥坝一体拦水成湖,也就有了如今的芦林湖。

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湖面平静得如镜面一般,山和树都倒影在湖面,就如一幅画卷,就是群山间的一颗大宝石。

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的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它建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在明代时期成为了最高学府。
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白鹿洞书院,当年的地位就相当于如今的清华北大,是我国教育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据说当年的读书人李渤在此养了只白鹿为友,人们就称呼他为白鹿先生;
再加上此地像山洞般的地形,就有了这个有白鹿但不是洞的「白鹿洞书院」。

烟水亭位于九江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这里是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最早在湖中建亭子的,他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二字,便得名“浸月亭”。
而后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 九江 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
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两个亭子都被催毁。直到明末,才在浸月亭的旧址上重建了烟水亭。

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十大名楼之一。
《水浒传》中,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文中宋江写道: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古楼飞檐雕画,分外壮观,雕檐外高悬一面匾额,乃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写“浔阳楼”三字。
据说当年苏轼本欲题“浔阳酒楼”四字,但不慎墨污“酒”字,于是将错就错,干脆去掉那个“楼”的限制定语“酒”字,气魄反而要大得多了。

锁江楼与塔同建于万历年间。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用铁牛镇水,所以当年建锁江楼时,曾铸有铁牛四只。不料在建成两年后,九江发生地震,锁江楼被毁,四只铁牛有两只坠入江中。
曾有人这样描述锁江楼"凌空一塔耸吴头,问是江防第几楼。守土金牛浑不见,沉渊铁锁可仍留。激流岂是英雄泪,废垒长消往昔愁。天坠桥横又一处,今朝儿女足风流。"

九江美食
九江,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号称江西的北大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独特的美食。
一提到从小吃到大的食物那肯定少不了萝卜饼、炒粉、洋糖果、萝卜牛肉煎包、炸糍粑、豆粑、桂花年糕...

萝卜饼
是九江的传统名吃,酥面为皮,包入萝卜丝馅,煎制而成。是当地的特色早点,就着清汤,水子冲蛋一并食用。

九江炒粉
这是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小食了。
将米粉炒至8成熟,在加入配菜、生抽等调味品,而后快速翻炒。几分钟一碗热腾腾的炒粉就做好了,米粉飘香,令人垂涎欲滴。

萝卜牛肉煎包
许多地方都有生煎包,九江也不例外,九江这边以牛肉萝卜馅的为主,在油锅里一剪,煎至底部焦脆,在用淀粉水一淋,大雾四起,盖上锅盖。稍等片刻,香喷喷焦脆脆的生煎包就出炉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