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
有人说,南京,注定是让人惦念的城市。你不去,它便会在你的梦里徘徊。
南京,有着令人忘不掉的历史。
论底蕴,她有2500年建城史,450年建都史,十朝都会风起云涌,书写了大半部中国历史;

南京,生来就有令人忘不掉的“王气”。
从楚威王埋金镇其王气;到秦始皇凿钟阜断其王气;再到诸葛亮登高望其王气,虽是附会之说,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的说法,却流传了下来。

南京,有着隽永的文化。
六朝文化文脉悠长,影响了诗意隽永的中国文化,南京还是世界文学之都,关于南京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

这个季节,该去南京看看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到佛教渊源,鸡鸣寺算是四百八十寺之首。

每年3、4月是鸡鸣寺樱花最盛开的时候,如雪如云的樱花蔚然一片,十分浪漫。
一泓水池,一座石桥点缀在太湖山水间,素朴的鸡鸣寺也在影影绰绰的樱花映衬下古雅静谧,别具韵味。

“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
欧阳修所讲的这个后湖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玄武湖”。
号称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玄武湖,是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多少文人墨客在秦淮河留下千古诗篇。
如今行走在秦淮河畔,桨声灯影仍然让人迷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仅仅是听这个名字,都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有一点点渴望下些小雨,不用撑伞,在这石板路上走走。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始建于宋,历经沧桑,几番兴废,如今充满了故事感。
它仿若就是融合了古朴与现代市井风貌的秦淮人家,从那里你可以读到许多老南京的故事。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它壮观宏伟,建筑艺术高超,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

南京理工最负盛名的当属水杉林了,微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思绪都随之飘向远方。
林子下方的二月兰,一到春天,就幻化成了一片紫色的花海。

中山陵,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你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历史赋予它的庄严和伟岸。
拾阶而上,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瞻园,金陵第一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位悠久的园林,也是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府邸,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一年四季,瞻园的色彩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清雅秀丽。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无疑是南京最具复古气息的一条路。
无论是黄墙黑瓦的民国别墅,还是留在这里的民国故事,都令人着迷。

俗话说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南京,鸭子在南京被做出了各种美食。
充满贵气的古都金陵,如今因为对鸭子的狂热而被称为“鸭都”。南京人热爱吃鸭,精于吃鸭,大事小事都要吃鸭。
鸭血粉丝汤
毫不夸张的说,没吃过南京的鸭血粉丝就等于没来过南京,从路边星罗棋布的路边摊,到连锁店,无论你走进哪一家,都能抚慰你的胃。

盐水鸭
或许全国各地都会做盐水鸭,可唯独南京的盐水鸭,最为好吃。

烤鸭
说到烤鸭,大家脑子里冒出的画面一定是北京烤鸭那油亮亮的馋人样子,其实南京烤鸭更是历史悠久。早在六朝,南京烤鸭就已经默默盛行了,《食珍录》中就记有"炙鸭"的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更是把对鸭子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京板鸭
板鸭的制作手法比盐水鸭复杂一些,味觉层次也更多样。制作有腌制、复卤、吊坯、焖煮等环节,煮熟以后干、板、酥、烂、香,堪称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