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的好山水,你来了就不想回”

从千年古都的魅力,到黄土高原的苍劲;
从平原山岭的横跨,到河流湖泊的荡漾;
从多元美食的垂涎,到当地人民的淳朴,陕西总是给人一种厚重的印象,榆林也是如此。
窑洞、腰鼓、剪纸、信天游、黄土高原......看到这些字眼,人们很容易想起陕北,想起延安,却很少想起“陕北中的陕北”,这座陕西面积最大的城市——榆林。

陕北陕北,陕西的北部,一个是延安,一个是榆林。
榆林位于陕西最北端,北有毛乌素大沙漠,南入丘陵沟壑,与延安连接在一起,抬眼一望都是山,除了山还是山。
山脉蜿蜒起伏,植被稀疏,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遍布,榆林,自古就有“哀哀断行雁,来自关塞北”的苍凉。康熙帝曾写下“两守孤城,千秋忠勇”赠予榆林。
这座在历史上有过无数战争,也成就了无数雄心壮志和儿女情长的大漠城,千百年来都不甘。

秦汉王朝在这里北据匈奴,名将蒙恬与秦始皇长子扶苏,曾率30万大军在此驻扎。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匈奴后人建立的赫连夏在这里拉锯,赫连夏的都城,便是今天鼎鼎有名的统万城。隋唐时期,梁国割据于此,三百多年后,西夏、北宋、辽朝、金朝相继在这里对峙,直到蒙古马蹄踏遍长城南北。
明朝初期,今天的榆林市区还是一个小小的要塞,到了明朝中叶,为了抵御蒙古军队闪电式的掠夺入侵,军事治所从绥德迁往榆林,从这时起,榆林卫便成为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之一。
明武宗驻跸此处时,称之为“小北京”,如今,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罕见胜景更是天下远名。

五千年的仰韶文化,四千年的龙山文化,三千年的边塞文化,榆林,是一个沉淀数千年历史文明,但又演绎着现代多姿的神秘地方。
《东邪西毒》、《狭路相逢》、《龙岭迷窟》、《平凡的世界》、《啊摇篮》、《我和我的家乡》等,一大批影视剧的取景地就在榆林。
同时,世界文化遗产镇北台,全国唯一的国家沙漠森林公园,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统万城,千年古县米脂窑洞古城,贯穿古往今来的神秘之地疏属山.....都在这里。

奇山秀水、石窟古刹、摩崖石刻,红石峡被誉为“塞上碑林”。
在《榆林府志》中记载:“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
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以及武将都爱到这里,题刻抒发边塞的豪情壮志。 所以,红石峡也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榆林风光的独特,可不止是红石峡和荒漠。 这里还有历经了1.5亿年,充满时间刻痕,不输美国波浪谷的丹霞地貌。

有因为地势较高,生长麻黄而得名的麻黄梁镇。古长城由东向西横穿而过,以此为界。

这里还有被称为“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奇观”。

高家堡镇,如今仍保留着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明清代的四合院与建筑交辉相映,组成了三街十六巷。

五彩斑斓的莲花辿,其名由康熙皇帝而取,它的形成距今已有2.5亿年。

烟波浩淼的红碱淖,又被称为“昭君泪”,是遗鸥的天堂。

榆林,作为塞上名城,在陕西这个人文历史厚重的圣地,谈游历欣赏,它从来不是一个主角般的存在。
但它却在不声不响里,让越来越多的人,念念不忘,憧憬向往,情深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