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丰满泄洪洞的道路
丰满大坝还有一个泄洪洞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丰满大坝的左岸还修建了一个泄洪洞,与大坝和发电厂房共同构成了丰满水电站的主体。2019年大坝重建时又在洞口新建了一个发电厂房,此时这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泄洪洞才从幕后走向前台。
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
1960年随着最后一台机组3号机组安装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经过前后二十四年的艰苦努力,丰满电站解放前日本初建和解放后苏联协助续建改建的两个设计目标终于全部完成。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丰满电站,在现场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了解到丰满大坝有一个较大的设计缺陷,那就是关键时刻无法排空松花湖的蓄水,下游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个安全隐患得到一定程度地放大。周总理指示水电部研究泄洪洞施工的可行性,从此丰满泄洪洞工程开始提上日程。
九年建成泄洪洞
1964年水电部东北勘测设计院提出丰满大坝泄洪洞的可行性方案和初步设计,1969年泄洪洞方案经水电部审核通过。1970年水电部一局某工程处入驻丰满南山,开始勘察施工现场,筹备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等,同年8月1日主洞工程开始正式开工。泄洪洞全长682.9米,直径9.2米,在坝下左岸从山体下直通坝上湖底。
经过九年艰苦施工,1979年5月28日水下岩塞爆破成功。1984年完成工程验收,泄洪洞工程移交丰满发电厂。1985年丰满泄洪洞进口水下岩塞爆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泄洪洞泄水场景
水电一局办公生活区旧址
水电一局工程处的职工主要来自于吉林云峰电站和辽宁桓仁电站,1969年开始陆续入驻丰满,工程高峰区有职工一千余人,家属子弟数千人。工程处的生活区遍布南山坝上坝下,生活区中建有托儿所、卫生所、公共浴池、职工食堂等,子弟入学主要在电厂的丰电小学和丰电中学,后期也曾建有工程处自己的子弟学校。
泄洪洞工程结束后工程处的职工大都转战到白山电站和红石电站,又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艰苦创业;他们的家属子弟很多去了位于口前的水电一局基地,或在那里安家立业走向新的人生之路,或读书升学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现在丰满南山仍留有当年的工程处旧址,很多房屋移交给地方政府迁入了新居民,部分房屋成为了遗址。
与那时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一样,作为水电工程建设国家队的水电部工程局的职工以工地为家,把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筑牢新中国国本的国家基础性工程。站在通往坝上的柏油路上看着眼前的旧址,半个世纪前沸腾的工地场景还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又浮现在眼前。

水电一局工程处办公区旧址

水电一局工程处生活区旧址
新世纪的泄洪洞
在2019年完成丰满大坝重建的工程中,泄洪洞的出口又增建一条发电支洞,洞口新建了一座发电厂房,厂房中安装了两台140MW的发电机组,泄洪洞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综合利用。
从丰满桥头向南望去,泄洪洞与新建大坝和厂房共同构成的庞大水电工程横跨于丰满的青山之间,经过几代人八十余载的不懈奋斗,一个人间奇迹呈现于世界,留传给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