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第二处的灵光寺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时间:2024-10-18 09:17:45

灵光寺在西山八大处中的第二处,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辽咸雍七年(公园1071年)在此建了一座八角密檐砖塔,名招仙塔。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重修寺院,改称觉山寺。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再次重修。因明代翠微公主葬于此,将觉山改名翠微山,寺名改为灵光寺。

1900年寺庙遭八国联军彻底破坏,后又重建,现在的布局应是这次重建时形成的。灵光寺整个庙宇没有明显的轴线。院子北端的13层密檐砖塔为绿色琉璃顶、金黄色塔刹,叫佛牙舍利塔,是1959年新建的。塔的西面便是陡峭的悬崖。沿悬崖向南,在峭壁下有一水池。池内有金鱼,据说年龄最大的一条老鱼精生于清代。

池的东南即招仙塔的塔基。新中国成立后重修寺庙时,人们从塔基废墟里扒出一沉香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颗佛牙。盒内外有“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等字样及梵文经咒。众人大喜过望,因为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仅存的四颗牙齿之一,在11世纪时曾送给中国,后来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这回佛牙舍利重见天日,乃太平盛世之征兆。当时灵光寺已没有塔了,只能把佛牙暂存城里的广济寺,开始筹划修建新塔。因有此圣物,灵光寺近年来香火一直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