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产“三宝”:南丰桔、三清石斛、景德镇瓷器,你都知道吗?

时间:2024-11-11 09:09:35

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别称贡桔、蜜桔、南丰桔)是我国柑桔中的优良品种,同时也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历史上就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据《禹贡》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南丰蜜桔已被列为贡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写诗赞美家乡的柑桔:“鲜明百数见秋实,错缀众叶倾霜柯。翠羽流苏出天仗,黄金戏球相荡摩。入苞岂数桔柚贱,宅鼎始足盐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觉凡木多。谁能出口献天子,一致大树凌沧波。”当时蜜桔已能献给天子,故南丰蜜桔又有“贡桔”的美誉,曾被斯大林同志誉为“桔中之王”,同时也被温家宝同志称为“南丰蜜桔是金牌”。

南丰县

南丰县把南丰蜜桔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最现实、最具潜力的优选项目,坚持按照“一县一业”、“一业带百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蜜桔兴县”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该县拥有南丰蜜桔基地面积17万余亩,最高年产达1.2亿斤,并将继续以每年2-3万亩发展速度递增,力争5年内使种植规模扩大到30万亩,预计再过3-4年,年总产可达3-4亿斤。在名优水果林林总总的新形势下,该县未雨绸缪,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紧紧围绕开拓市场做文章,着力实施南丰蜜桔大营销战略,产品已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且拓开了香港、澳门、东南亚、俄罗斯等市场。

三清石斛

三清石斛

三清石斛(学名:Dendrobium sanqingshanense)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江西省东部三清山一带,大多生长在海拔910米至2000米的潮湿背阴的岩石或生长青苔的树上。三清石斛长约10-30CM粗约0.5-0.9CM,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革质,舌状长圆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常从老茎上部发出,具4-5朵花,花期4-6月。三清石斛是江西三宝之一。三清石斛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是道家养生的紫楹仙姝,历史上秦始皇,乾隆皇帝,蒋介石都有寻觅紫楹仙姝的传说故事。

三清山

三清石斛产于三清山海拔910米至2000米的高山之上,这种自然环境是野生铁皮石斛的天堂。三清山不仅拥有奇峰秀石、山美水美的自然风光,更拥有起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年间便有人“结庐炼丹”修道于三清山之上,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三清山拥有众多道教古迹,就连三清山的得名也是源于玉京、玉虚、玉华三峰似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三神并肩端坐其巅而来。而道家养生更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秦始皇,乾隆皇帝,蒋介石都有寻觅紫楹仙姝的传说故事。而紫楹仙姝正是指的铁皮石斛,而江西三清山自古便是野生优质铁皮石斛的源产地,近年来随着对江西三清山药用兰科植物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三清石斛的药用价值极高,是铁皮石斛中的极品,是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药材。

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

中国劳动人民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景德镇瓷器始于汉代,东汉约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五代时的景德镇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因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景德镇瓷器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瓷都"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新厂;老厂;樊家井;三闾庙;高新区等)。“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尤其以“白瓷”最为有名。白瓷的瓷质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