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的景点介绍

时间:2024-10-21 09:04:35

望丛祠是纪念“天府前驱、蜀中先导”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的合祀祠,位于成都市郫县县城西南,现占地面积90.5亩,距成都市中区22公里,是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望丛二帝作为古蜀国的帝王和四川最早的政治家,在古蜀历史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他在蜀地首创了按农事季节耕种的制度,被后代奉为农神。丛帝开明凿玉垒山,开宝瓶口,是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开明凿其端,李冰集大成”。望帝晚年禅位于开明,退隐西山(今青城山),魂化杜鹃,留下“杜鹃滴血”的美丽传说和“德垂揖让”的千古佳话。二帝为“天府之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开天府之师”。二帝遗爱在民,历代为后人尊祀。“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蜀人闻杜鹃而思望帝。每年农历5月15(大端阳)举行的纪念望丛二帝的望丛赛歌会,更是汉民族唯一保留下来的赛歌形式,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丛祠始建于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公元494-498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丛祠经宋代多次培修,明末清初为战乱所毁,清代道光时重建,并以会稽禹陵规制筑垣墙、照壁,补植柏树,民国八年四川督军熊克武等筹款培修祠宇。1985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望丛祠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先后新建了一大批楼台亭阁、望丛二帝纪念馆、博物馆,维修了老祠堂和听鹃楼,对二帝陵冢进行整治,对祠内空间进行绿化和美化,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并对外正式开放,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一道成为古蜀文化的重要旅游胜地。

望丛祠址区主要文物包括:望帝墓、丛帝墓、听鹃楼、望帝丛帝纪念馆、东歌台、郫县博物馆、石碑、陈列文物及石刻造像等文物。1991年望丛祠被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授予“郫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望丛祠还是郫县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收藏和展示了郫县历年出土的重要文物及资料,是了解郫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望帝陵

丛帝陵

听鹃楼

园林植被

望帝丛帝纪念馆

望丛(郫县)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