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苏州自建城起,至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
而在这段漫长又壮阔的华夏星河之中,苏州城一直在那里,没有变过,用阅尽千年万事的双眸与车水马龙的今天四目相对。

提起苏州,脑子里不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就是“桃花坞里桃花庵”...


迥异于北京的故宫、长城和上海的外滩、陆家嘴,去苏州的人似乎没有必到的打卡处,因为处处都是美景。
周庄、同里好像不是必须的,江南水乡不可胜数;拙政园、狮子林也未必是,苏州园林几十上百,单是世界遗产名录里就有9座……
苏州城就是一座最大的园林,去苏州玩,是一种沉浸式的美学体验。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昆曲《牡丹亭》
苏州是园林之城。
去苏州,园林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苏州私家园林历史源远流长,全盛时期,城内共有200多处风景各异的园林建筑。

沧浪亭,自有一种超脱世俗名利,潇洒自如的意趣
沧浪亭,取自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清代书生沈复曾与妻子芸娘住在沧浪亭。
沈复吟诗作画,芸娘绣花弄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狮子林是佛在人间的净土。
狮子林,元代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老师所建。
狮子林的假山尤为玄妙,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转身却“柳暗花明又一村”,恰如禅机,踏破芒鞋去寻,却在千回百转处。



拙政园,在山水田园中寻求自然本真的宁静。
有红学家考证,曹雪芹曾住在拙政园。

大观园入口,有一假山障景,而拙政园入口,也有一块假山,名为缀云峰。
大观园的藕香榭盖在荷花池中,而拙政园的荷塘里也有藕香榭。

留园,取自“长留天地间”。
留园,留得清风明月在,便是人间一万年


春是清风池馆,门前春水绿,清风花草香
夏是涵碧山房,接天莲叶无穷碧,夏日荷花别样红
秋是闻木樨香轩,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香
冬是可亭,一壶酒,一垂竿,独钓寒江雪

苏州不只有园林之美,苏州老街也别有风味,在苏州清淡的外表下,还有着一丝烟火气。
苏州的同德里,这里是一处民国时期的建筑群。

这里如同闹市中做旧的时光,让人你不知不觉地慢下脚步


这里据说是30年代杜月笙在此建房出租.
同德里,是寄予了“共沐德泽”之意。

去平江路走一走。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

尽管游人穿梭来往,也丝毫不影响老苏州原住民的悠闲雅致。

这里清静古朴的生活气息与咫尺外的鼎沸喧哗迥然两个世界。

如果不告诉你,你会以为这是哪里的古镇,河水穿流而过,两旁是白墙绿树,格外静谧。

去苏州,最重要,也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山塘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
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得名,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称为山塘街,这也是乾隆下江南最爱的地方。

两岸种植花木绿树,这里到处充满市井的味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最惬意的苏州生活。
到了晚上你可以泛舟在河水之上,柔和的灯光照在小桥流水人家古巷中,有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苏州的古街里炊烟、书香一并混杂在记忆中,讲述着苏州当年的风华。
曲水人家的洒扫忙碌,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才是苏州文化中最绵长久远的记忆。

“笑声波中撒,渔歌浪里飘,水面荡起紫竹调。”
苏州的古镇更值得一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个周庄。
苏州昆山市的周庄因水成街,因水成路,水滋润着周庄,水丰富着周庄,水是周庄的灵魂。

这里的水乡小巷很多,所以很多人都说住在周庄的人都是枕水而眠的。

河水碧如玉泽,两岸明清民居古朴秀雅,你可以在这里的茶馆坐上一天。

周庄只能用难忘来形容,确实如此。

同里,苏州城和同里镇,坐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虽然只有半个小时,但是给人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画意的江南古镇值得你背上背包来此漂泊。

甪直古镇是苏州古镇中最有烟火气的一个。



如果说去同里和周庄是去寻安逸的话,那么去甪直就是找寻生活本质的。

来到甪直,游人很少,你会看到梳着髻头的妇女,穿着拼接衫、脚着绣花鞋,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木渎古镇有“秀绝冠江南”之誉。
而且它还被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你会遇到许多深宅古木,每一座古桥都各有特点,流露着古老的气息。


江南古镇,在于“小桥流水人家”,老百姓的生活与水紧密相邻。
在苏州,方才触及了江南水乡的灵魂。
最后,我们还要回归苏州本身。
先去听听寒山寺的钟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跟很多寺院的红墙不同的是,寒山寺的黄墙吸引了很多游客。


尤其是每年元旦或者除夕夜的时候,寒山寺都会举行敲钟仪式,钟敲108下。
这一百零八下代表人生有一百零八个烦恼,元旦听一百零八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预祝人们来年幸福安康。

再去虎丘,照一张第二斜塔。
虎丘山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很多人知道它应该是因为云岩寺塔。
秋高气爽时分,群鸟绕塔盘旋,蔚为壮观。


这座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苏州博物馆,苏州山水园林皆融入其中。
从馆内的窗户,望向窗外,会恍如置身园林之中。


想去苏州的街头走一走,想在青石桥上留一留,想试着作一首诗,想回到那个江南的梦中。